大连经济纠纷律师

-赵瀚明

18346054377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详情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一)

添加时间:2017年8月21日 来源: 大连经济纠纷律师   http://www.bjjjajlaw.com/
  第一章 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

  引言

  这一章我们先来做四个事情。第一,给技术分析下个定义,其二,讨论一下技术分析赖以成立的哲学前提或者说基本原理,接下来把技术分析同基础分析分出个子丑寅卯来,最后谈谈几种常见的反对技术分

  析的意见。

  我坚信,只有先弄清楚了技术分析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它的理论基础之后,才谈得上全面理解和掌握它。

  首先,我们下定义。技术分析是以预测市场价格变化的未来趋势为目的,以图表为主要手段对市场行为进行的研究。“市场行为”有三方面的含义—价格、交易量和持仓兴趣,它们是分析者通常能够获得的信息来源。另一个概念“价格变化”虽然也常用,但好象太狭窄了,因为大多数分析者也把交易量和琳仓兴趣用作分析资料的一部分。在以后的讨论中,“价格变化”和“市场行为”就按这两种意义区别使用。

  理论基础

  技术分析有三个基本假定或者说前提条件:

  1.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

  2.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

  3.厉史会重演。

  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

  “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构成了技术分析的基础。除非您已经完全理解相接收这个前提条件,否则以下的讨论毫无意义。技术分析考认为,能够影响某种商品期货价格的任何因素——基础的、政治的,心理的或任何其它方面的——实际上都反映在其价格之中。由此推论,研究价格变化就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这个断语乍听也许过于武断,但是花功夫推敲推敲,就确实没话可说。

  这个前提的实质含义其实就是价格变化必定反映供求关系,如果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必然上涨;如果供给过于需求,价格必然下跌.这个供求规律是所有经济的、基础的预测方法的出发点。把它掉过来,那么,只要价格上涨,不论是因为什么具体的原因,需求一定超过供给,从经济基础上说必定看好;如果价格下跌,从经济基础上说必定看淡。您瞧,这段话基础分析的味道多么浓,不过大可不必为它出现在我们这篇纯粹关于技术分析的文章中而惊讶。归根结底,技术分析者不过是通过价格间接地研究经济基础。大多数技术派人士也会同意,正是根本的供求关系,即某种商品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该商品的市场看涨或者看跌。图表本身并不能导致市场的升跌,只是简明地显示了市场上流行的乐观或悲观的心态。

  图表派通常不理会价格涨落的原因,而且在价格趋势形成的早期或者市场正处在关键转折点的时候,往往没人确切了解市场为什么如此这般古怪地动作。恰恰是在这种至关紧要的时刻。技术分析者常常独辟蹊径,一语中的。所以随着您市场经验日益丰富,遇上这种情况越多,“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这一点就越发显出不可抗拒的能力。

  顺理成章,既然影响市场价格的所有因素最终必定要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那么研究价格就足够了。实际上图表分析师只不过是通过研究价格图表及大量的辅助技术指标,让市场自己揭示它最可能的走势,而并不是分析师凭他的精明“征服”了市场。今后讨论的所有技术工具只不过是市场分析的辅助手段。技术派当然知道市场起落肯定有缘故,但他们认为这些原因对于分析预测无关痛痒。

  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

  “趋势”概念是技术分析的核心。还是那句话,除非您也接受这第二个前提,否则就不必再读下去。研究价格图表的全部意义,就是要在一个趋势发生发展的早期rr时准确地把它揭示出来,从而达到顺着趋势交易的目的。事实上,本书绝大部分理论在本质上就是顺应趋势,即以判定和追随既成趋势为目的(见图1.1)。

  从“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可以自然而然地推断,对于一个既成的趋势来说,下一步常常是沿着现存趋势方向继续演变,而掉头反向的可能性要小得多。这当然也是牛顿惯性定律的应用。还可以换个说法:当前趋势将一直持续到掉头反向为止。虽然这几句差不多是车轴辘话,但反复强调的无非只有一个意思:坚定不移地顺应一个既成趋势,直至有反向的征兆为止。这就是趋势顺应理论的源头。

  历史会重演

  技术分析和市场行为学与人类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价格形态,它们通过一些待定的价格图表形状表现出来,而这些图形表示了人们对某市场看好或看淡的心理。其实这些图形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早已广为人知、并被分门别类了。既然它们在过去很管用,就不妨认为它们在未来同样有效.因为它们是以人类心理为根据的,而人类心理从来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历史会重演”说得具体点就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隐藏在历史里,或者说将来是过去的翻版。

  技术分析与基础分析之辨

  技术分析主要研究市场行为,基础分析则集中考察导致价格涨、落或持平的供求关系。基础分析者为了确定某商品的内在价值,需要考虑影响价格的所有相关因素。所谓内在价值就是根据供求规律确定的某商品的实际价值,它是基础分析派的基本概念。如果某商品内在价值小于市场价格,称为价格偏高.就应该卖出这种商品,如果市价小于内在价值,叫做价格偏低,就应买入。

  两派都试图解决同样的问题,即预测价格变化的方向,只不过着眼点不同。基础派追究市场运动的前因,而技术派则是研究其后果。技术派理所当然地认为“后果”就是所需的全部资料,而理由、原因等无关紧要。基础派则非得刨根究底不可。

  大多期货商要么说自己是技术派,要么说自己是基础派。实际上不少人两手兼备。绝大部分基础分析师对图表分析的基本立场有实用的了解,同时,绝大部分技术分析师对经济基础也至少有个走马观花的印象(不过也有的技术分析者不遗余力地拒绝知道任何经济信息,人称“技术癖”)。成问题的是,在很多场合,图表的预测和基础的分析南辕北辙。当一场重要的市场运动初露端倪的时候,市场常常表现得颇为奇特,从基础方面找不出理由。恰恰是在这种趋势萌生的关键时刻,两条道路分歧最大。等趋势发展过一段之后,两者对市场的理解又协调起来.可这个时候往往来得太迟,交易者已经无法下手了。

  两种方法貌合神离,而市场价格的变化总要超前于哪怕是最新获得的经济情报。换言之,市场价格是经济基础的超前指标,也可以说是大众常识的超前指标。经济基础的新发展在被统计报告等资料揭示之前,早已在市场上实际发生作用,已经被市场消化吸收了。因此,当前的价格实际上是当前尚来不及为人所知的经济基础因素作用的结果。历史上一些最为剧烈的牛市或熊市在开始的时候,几乎找不到表明经济基础已改变了的资料,等到好消息或坏消息纷纷出笼的时候,新趋势早已滚滚向前了。

  而技术派往往非常自信,当大众常识同市场变化牛头不对马嘴的时候,也能够“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应付自如。他们乐于领先一步,当少数派,因为他们明白,个中原因迟早会大白于天下,不过那肯定是事后诸葛亮,他们既不愿意也没必要坐等,丧失良机。

  有了上面的分析,您就不难理解何以技术派总觉得他们的一套比基础派的强。要是一个交易商非得从二者之中挑一个不可,那么,合乎逻辑的抉择必然是技术分析。因为从定义上说,技术分析已经容纳了基础性因素。如果经济基础已经反映在价格之中.那么再研究有关的基础性资料就多余了。图表分析抄了基础分析的近道,反过来却不然。基础分析里不包括价格的变化。如果说单纯利用技术分析从事商品期贷交易还可以的话,要是某人毫不理会市场的技术特点,试图单单利用基础分析来做交易,那就大为可疑了。

  技术分析与出、入市时机选择

  为把上面最后一句话讲得更清楚,我们把决策过程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先分析市场,而后选择出入市时机。期货市场的杠杆作用注定了时机是交易成败的关键。诸注意,即使您在把握大趋势上没有出问题,仍然很可能赔钱。因为期货交易所要求的保证金实在太少(通常少于交易额的10%),价格朝不利的方向即使变化得并不大,交易商也可能被扫地出门,损失大部分乃至全部保证金。在股票市场上,情况不一样,如果股价跌了,则不妨先拿着股票等等看,但愿总有涨回来的一天。不少股票交易商就这么着,从投机转变成投资。

  期货交易商可占不到这个便宜。“买了走着瞧”这一直行不通。在市场预测阶段,技术分析或基础分析都可采用,但到了选择具体出入市时机的时候,就只能仰仗技术分析了。这就是说,只要做交易,就得按步就班地完成这两个步骤;哪怕您在第一个阶段用的只是基础分析,在第二阶段也还是非用技术分析不可。

  技术分析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技术分析有一个了不起的长处,它适用于任何交易媒介和任何时间尺度。不管是做股票交易,还是做商品交易,没有用不上的地方。

  做商品期货,图表派可以随心所欲地同时限踪许多种类,而基础派往往顾此失彼。经济基础方面的资料太繁杂了,大多数基础分析师只好从一而终,专门研究某种或某类商品.比如谷物或者金属类。我们绝不可忽视这个差别。

  就说这一桩吧,市场有时平平淡谈,有时候高潮迭起,既有趋势明朗的情况,也有杂乱无章的阶段。技术派就不妨集中精力和资源,专门对付趋势良好的市场,暂且不理会其它趋势不明者。这样.在市场上各种商品轮流做庄,交替活跃,技术派跟着把注意力和资金转移到最行时的对象上去。不同的时候总有不同的商品最火爆,趋势漂漂亮亮,而且往往此起彼伏。技术分析师大得其宜,随机应变地轮换新宠。而基础派多是“专家”,常常享受不到这份灵活性。即使他们要东施效颦,也非得付出许多额外的时间去把握新对象不可,缺了图表派那份潇洒。

  技术派的另一个优势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他们能同时跟踪所有市场,对商品市场在总体上有很好的把握,避免了从一而终所致的管窥蠡测、坐井观天的毛病。而且许多期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对类似的经济因素也会作出相互关联的反映,因此它们之间在价格变化上可以互为线索、相互参照。

  技术分析适用于各种交易媒介

  图表分析原则既适用于期货,也适用于股市。它实际上起源于股市分析,后来才移植到期货市场,如今股票指数期货已经上市,两个市场之间的界限正飞快地消失。正如图1.2所示,各国股票市场也引入了图表及其分析原理。

  10年来,金融期货,包括利率和汇率期货大行其道,图表分析理论在这些市场上如鱼得水。

  技术分析原则在套头交易(差价交易)和期权交易中也有用武之地。另外,商业保值也需要考虑价格未来走向,因而技术分析同样能发挥所长。

  技术分析适用于各种时间尺度

  图表分析的另一个优点是它能应用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之下。无论是研究一天以内的价格变化做当日交易,还是顺应趋势做中等期限的跟势交易,都可以采用相同的原理。目前较长期技术预测还往往被忽视。有人说图表分析只适合短时间域,这是无稽之谈。也有人和稀泥,说基础分析适合做长期预测,而技术分析用于短线的时机选择更好。实践证明,使用周线图或月线图解决长期预报问题也毫不逊色。

  只要您完全领会了本书所讨论的技术原理,就能在各种交易工具中、在各种时间尺度上左右逢源。

  经济预测

  许多人以为技术分析相对冷僻狭隘,或者把它理解成专门对付股票、期货的高度专业化的工具。实际上它的基本理论完全能够应用到经济形势的预测上来,只不过迄今为止这方面的前景还没有被充分地认识。

  技术分析预测的是金融市场的未来轨迹。这些预测对预测经济有价值吗?请看几年前华尔街日报刊登的这篇文章:《近来债券价格快步上涨,而它历来是经济转折的优良先行指标》(1982年9月28日)。文章通过广泛的历史纪录有力地表明,债券价格是经济滑坡或回升之前的显著征兆。作者写道:“它作为征兆明显优于股票价格,就事论事,也大大胜过官方公布的各种先行指标。”

  我们注意到引文中也提起了股票价格。标准普尔氏5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是商业部随时关注的12种经济先行指标之一。文章引用了马萨诸塞州国立经济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证明该股票指数在这12种先行指标中表现最佳。我想强调的是,现在我们既有债券期货,也有标准普尔氏500种指数的期货,而技术分析在研究这两种期货时都能游刃有余,那么,不论您意识到与否,当我们对它们进行技术分析时,也同时成功地分析了经济。有个最生动的例证。1982年夏季,股票指数和债券市场同时爆发了—轮剧烈的牛市,及时地宣告一场自二次大战以来为时最长、痛苦最深的大衰退就此终结——然而经济学界对如此重大的转折当时差不多毫无觉察。

  纽约咖啡、糖和可可交易所(csce)已经申请开设四种经济指标的期货合约,其中包括住房开工率和工薪消费者物价指数(cpi—w),估计商品研究局期货价格指数(crb指数)也即将上市。而crb指数早就被看成是显示通货膨胀压力的晴雨表。但这个指数的用途远不止于此。1984年商品年鉴(商品研究公司,新泽西城)中有篇文章,对照研究了自1970年以来crb指数同各种经济指标的相互关系(见图1.3)。

  该研究表明,crb指数同工业产出指标有很强的相关性,而且商品价格指数一般领先于后者的变化。有原文为证:“crb指数同工业产出指标有很高的相关性,表明crb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一般经济指标。”(期蒂芬·w·麦克,《作为一般经济指标的crb指数——有27个品种的一篮子商品,一种新期货》,第46页),不妨加一句,我们用图表分析crb指数有年头了,干得相当漂亮。

  综合上述可以清楚地看出,技术分析这一预测工具价值不菲,研究瞥如黄金或大豆价格走向等等问题只是牛刀小试而已。当然,也要清楚,技术分析在预测一般经济趋势上前景虽然广阔,但还有待开发利用。csce最近推出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w)期货可谓这方面的好榜样。

  技术分析师?图表分析师?

  对从事技术分析者有好几种称呼,比如技术分析师、技术师、图表分析师、市场分析家等等。这些说法以前其实是一个意思,如今技术分析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就有必要讲究讲究,仔细地区分。十年前,所有的技术分析都是围绕图表开展的,技术分析、图表分析是一码事。现在不行了。

  随着技术分析领域的不断拓展,采用传统图表分析方法的人仍自成一派。即所谓技术分析派,则往往借助统计科学和计算机工具。当然这种区分有许多重复之处,而且大多数人在一定程度上两边都沾得上,但正如技术派同基础派的分别一样,他们毕竟有所不同。

  传统的图表分析师无论是否利用计算机辅助工作,图表依然占首要地位,其余统统是参考。而研究图表必定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在绝大多效场合,分析成功与否取决于分析者自身的素质。所以研读图表确实需要技艺,图表分析师又常被称为“图表艺术家”倒也并非“浪得虚名。”

  反过来,技术分析应用了统计科学,以计算机为工具,力求客观地定量测试和改进其自动交易系统。他们把这种系统或者交易模式编成软件,由计算机计算出“买”、‘卖”信号。其中有的简单,有的极为复杂,不过总的一条,就是要尽量减少甚至完全排除人的主观影响,把交易变成科学实践。图表在这些统计学家那里可有可无。但是只要他们的工作不超出研究市场变化这个大范围,就仍算是技术分析师。

  另外,使用计算机的分析者也可以划分成两类。一类人倾心研制自动交易系统,又称“黑箱技术”,另一种人则致力于利用计算机开发新的技术信号,对这些技术指标的解释及其实际应用他们自己了然于心。

  所有的图表分析师都是技术分析者,可是并非所有的技术分析师都是图表分析师。这也是区分两者的一个办法。本书不打算刻意区别使用这两种说法,不过应该清楚,图表分析只是广阔的技术分析领域中的一部分。职业技术分析人员宁愿人际“技术分析师”而不喜欢“图表分析师”这个头衔,就好比一个是“千里马”,一个是“驽马”,前者听起来俨然更加造诣不凡。

  技术分析在股市和期货市场应用上的简要比较

  常常有人问技术分析在股市和期货市场上的用法是不是一样,答案为既是也不是。

  基本原理是共同的,使用的基本工具也一样,比如线图、点数图、价格形态、交易量、趋势线、移动平均线和摆动指数等等。只要在一个市场上学会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就能轻车熟路地适应另外一个市场。当然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毕竟有本质区别,要说技术分析在它们那里的差别,也就是由两个市场本身的先天特征造成的一般意义上的不同,工具本身是没有什么分别的。

  标价方式

  商品的标价方法比股票复杂很多。每种商品都按特定的单位标价并制定价格增减的最基本幅度。举例来说,谷物市场上的报价方式是每蒲式耳若干美分,金银是每盎司若干美元,利率是基本点数等等。交易商必须明了每个市场的具体情况:在哪间交易所上市,合约如何标价,最大和最少的价格变化单位是多少,每张合约每基本单位价格变化相当于多少钱的出入等等。

  具有一定的有效期限

  商品期货合约都有失效日期,股票则不然。比如美国长期国库券1985年3月份合约在1985年3月到期。购货一般在到期前有大约一年半的交易时间,所以在任何时候同一商品在市场上至少同时流通着6种到期月份不同的合约。交易商事先必须清楚哪一种值得买卖,哪种则应避开(以后解释这一点)。有效期特点给长期价格预测增加了难度。每当旧合约期满新合约上市,总不得不相应地从头开始画图,而且过期合约的旧图表用处不大,新图表连同各项新的技术参数都得重砌炉灶。市场上推陈出新不要紧,但要想维持一个长期图表就实在棘手。即使有计算机帮忙,也必须从零开始,花费可观的人力物力来刷新资料。

  较低的保证金水平

  恐怕要数这个区别最要紧了。所有的期货都以保证金方式交易,大多数期货所要求的保证金少于交易量的10%。较低的保证金水平导致了很高的杠杆效应。价格不管朝哪个方向只变化一点点,就会影响总的交易成绩。正因如此,在期货市场上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赚或者赔一大笔钱。既然交易者只拿出10%的押金,却做了l00%的交易,那么10%的价格变化就能或者让他本金翻倍,或者让他血本无归。时间也不一定长,吃早饭开头寸,也许不到午饭时分,整个过程就结束了。期货市场的杠杆效应放大了市场动作,使之看起来比实际上更反复无常。要是有人扬言自己在期贷市场上被“洗劫一空”,您请记着他起先是拿10%搏100%的。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杠杆效应使选择出入市时机这一步骤在期货市场比在股票市场大为重要。正确地选择入市和出市的时机一方面是交易成败的关键,另一方面也是市场分析面对的一大课题。正是这样,以技术分析为中心的交易策赂才成为期货交易成败攸关、不可或缺的关键。

  时间域大为缩小

  在杠杆效应作用下,期货商必须密切关注市场的一举一动,因此所关心的时间域必然也细致入微。与此不同,股市分析者喜欢更长时间的图表,研究更长时间的问题.他们也许要预测的是3个月或半年后的市场。期货商想知道的则是下周、明天乃至下半天的形势如何,所以所提炼出的一些具有即时效用的工具,股市分析师或许闻所末闻。移动平均线便是一例。在股市分析中用得最广泛的是30周或者200天的平均线,而在期货市场,绝大多数在40天以下,其中流行的移动平均线组合是4天、9天和18天。

  时机更为紧要

  对期货商而言,时机决定一切。正确判别市场方向仅仅是问题答案的一小部分。入市时间相差一天,有时甚至仅几分钟,结果可能就是成与败,截然不同。弄错了市场趋势而赔了钱固然糟糕,然而大方向没错却依然损兵折将才是期货交易最令人沮丧、畏缩的地方。基础性因素很少一天一变,所以毋庸置疑,时机抉择问题实质上纯粹是技术性的。

  广泛商品价格平均指数用得较少

  股票平均价格指数的变化是极为引人注目的,比如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或者标准普尔氏500种股票指数。实际上这是所有股市分析的起点。期货市场一般并非如此。尽管也有一些代表商品市场总体价格方向的指数,比如商品研究局期货价格指数(crb)也广受注意,但它们没有股票指数那样显要。

  广泛性技术信号在期货市场用得较少

  股市分析中广泛性技术信号很重要,例如涨跌线、新高新低指数、空头动向比等,但它们在期货市场不流行。这倒不是因为它们的理论和实践压根不适合期货,也许有一天期货种类大为增加,就有必要借助这些广泛性指标来判断市场总体运动了,只是迄今为止还用不着它们。

  具体的技术工具

  大多数起源于股市分析的技术工具也能适用在商品市场,不过用法不完全一样。

  举个例子,期货的图表形态往往不象在段市里那样走得那么完整,移动平均线的天数也少好多,传统的点数图也用得不广泛。这是因为很难获得每天的价格数据的细节,所以主要是场内交易商使用点数图。本书后面还将进一步讨论上述分别以及其余用法上的差别。

  最后我们谈谈股市同期货之间另一个重要区别。在进行股市技术分析时,非常看重情绪指数和资金动向。情绪指数用来跟踪显示散户、共同基金、场内交易商等各个群体的表现。根据“真理往往在少数人一

  边”的原则,情绪指数是判断市场在总体上看好或看淡的极为重要的依据。资金动向用来考察不同群体的现金头寸情况,比如共同基金或大机构交易商的帐户。它的基本理论是现金头寸越大,就越有购买股票的潜力。就技术分析本身而言,两者都属于辅助性质,但股市分析者对它们的重视程度比对传统的市场分析要大些。

  在我个人看来,期货市场中的技术分析是更为纯粹的价格研究。虽然相反意见理论在一定范围内不无长处,但基本趋势分析和传统技术指标的应用更为关键。

  技术分析的一些反面意见

  在讨论技术分析时,常常出现一些大同小异的疑问。所谓“预言自我应验”就听得不少。还有“到底能否用过去的价格资料来预测下一步价格方向?”等等。反对者总是强调“图表记录了市场价格的来龙,却说不出它的去脉”。很显然,如果您不会读图,当然从图表上看不出门道来。这一点姑且不论。随机行走理论认为价格毫无趋势可言,言下之意是什么样的预测技术也不比简简单单地“买了拿在手里等着”这一招高明。这就值得理论理论。

  “一语成谶”论

  “一语成谶”论也可以说成“预言自我应验”。是不是真管用?这个问题问得太多了,说明很多人心存疑惑。这种说法肯定不是无中生有,不过大可不必如此耿耿于怀。下面我们引用一段话,也是讨论期货交易的,从几个方面批评了图表形态,这也许是表述上述问题的最好方法。

  a.近年来绝大部分图表形态流传广泛。许多交易商把它们牢记于心,常常根据图形不约而同地行动。于是乎每当图形发出“看涨”或“看跌”的信号时,买者或卖者一涌而上,结果产生了“预言自我应验”的现象。

  b.图表形态的辩认几乎纯粹出自主观判断。迄今没有任何图形可以用数学方法科学地定量研究。要说它们是读图者心中的臆想,一点也不夸张……(理查德·j·塔韦尔斯,查尔斯·v·哈洛,赫伯特.l·斯通,《商品期货游戏》,p.176,麦格劳一希尔出版社,1971年)。

  上面两段批评自相矛盾,后语抹杀了前言。既然图表形态“出自主观判断”,是“读图者心中的臆想”,那么许多人在同时看出同样的信号这事就实在不可思议了,而这恰恰是“自我应验”论的基础。看来批评家们只好割爱,不可以一边说图表形态是板上钉钉,既客观又容易判定,每个人都能同时看出同样的图形,采取同样的行动,使图表形态自动应验;一边又批评图表分析过分地主观、人见人殊。

  事实上图表形态很客观,而研读图表是门艺术(或者说是“技巧”更恰当)。图表形态几乎从来没有清楚得能让有经验的分析师们意见一致的时候。疑虑重重、困惑不解或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才是家常便饭。正如本书将要说明的那样,技术分析有许多种选择,各种选择相互之间经常合不上榫。有条条大路,但不全通罗马。

  即便大多数分析者预测一致,所见略同,他们也不一定在同时以同样的方式入市。有些也许预计到图表信号将会出现便“先下手为强”。还有人也许等到图形或指标突破后在市场回撤时才下手。有些交易商大胆积极,有些人谨慎保守。有些人在入市时同时发出止损指令,有些则留下预定水平指令或限价交易指令做交易。因此所有人在同一时刻以同一方式入市的可能性甚微。

  即使“预言自我应验”果有其事,那么它天生也会“自我修正”。换句话说,在交易商们不谋而合的行为扭曲市场之前,大家都仰仗图表,而一旦“自我应验”发生之后,他们要么把图表扔到一边,要么更改交易策略。比如他们可能力图在众人之前或者等到市场进一步证实时才作反应。就这样,即使短时间内预言自动应验现象惹出问题,这种机制本身也将自动地修正自己。

  请记住,唯有供求规律才能决定牛市或熊市的发生、发展。技术分析师势单力簿,绝不能凭白无故地靠他们自己的买进或者卖出引发市场的重要变化。要是他们能做到这一点,早就该发大财了。

  一些规模庞大的交易商越来越多地借助计算机化的自动交易系统,它们带来的问题其实比图表分析师招惹的麻烦重大得多。设计这些系统都是为了辨识和顺应大趋势,本质上属于“因势利导”。十多年来在

  期货行业中,置于职业化管理之下的资金急剧膨胀,公共和私人基金动辄上亿美元地买卖。它们又大多采用此类技术性系统,结果是庞大的资金高度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个趋势性市场“迫势逐利”。因为期贷市场总的容量尚有限,这些系统短期内对价格产生破坏性影响的危险性与日俱增。然而哪怕万一出现了这种偏差,也注定为时短暂,不会引起重要的运动。(注1)

  (①原著者注:附带说一句,多年来每当市场发生出人意料的动作,不容易找到基础方面的原因的时候,新闻界往往用“图表招致的抢购(或抛售)”等等说法搪塞一番。最近,什么“图表加计算机招致的抢购(或抛售)”的说法也时有耳闻了。不管什么场合,只要金融新闻界技穷,找不出市场变化的缘由,他们就拿技术分析师垫背,除此之外,他们还能指望什么?可恶。)

  我们再次强调,甚至由于高度集中的巨额资金采用技术性系统引致的向题也会自我修正。如果所有的系统同时做同样的操作,交易商就会调整系统,使之更迟钝或更灵敏。

  我们一般把预言自我应验论看成是对图表分析的反对意见,其实说它是赞誊或许更为拾当。要是有哪种预测技术如此广受欢迎,以致于能够影响市场,那它非得出类拔萃不行。您不妨琢磨琢磨,为什么提起基础分析时,很少有人会顾虑它也出现自我应验的问题呢?

  过去能否预测未来?

  用过去的价格资料能否有效地预测未来,这是另一个引起争议的问题。很奇怪为什么反对技术分析的人总是拿出这个法宝来,大家都明白,每一种预测方法,从气象预报到基础分析,都是建筑在对历史资料的研究之上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资料可供选择呢?

  统计学理论划分成描述统计学和推导统计学两部分。描述统计学指用图表达资料数据,比如用一张标准的线图来展示价格历史。推导统计学则指从资料推导出概括的、预测的或推延性的结论。所以价格图表属于前者的范畴,而针对价格图表进行的技术分析则属于推导统计学的范畴。

  正如一本统计学教科书所说:“商业或经济预测的第一个步聚就是搜集历史观测资料”(约翰·e·弗罗因德和弗兰克·j·威廉斯,《现代商用统计学》,p383,普伦蒂斯一霍尔出版社,1969年)。图表分析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一种形式,正如所有的时间序列分析一样,也是以历史为依据的。无论谁,唯一能获得的资料或者数据,只是过去的记录。只有把过去的经历投影到未来,我们才能估计未来。再从这本书中引用一段:

  人口预测、工业预测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过去发生的事物的研究。正如在日常生活中一样,在商业和科学上,我们也都是依赖过去的经验展望难以捉摸的未来的(《现代商用统计学》,p383)。

  综合起来,技术分析以过去的价格数据预测未来,有充分的统计学根据。要有人执意怀疑技术分析在这个方面的立足点,那么他只好把所有以过去研究未来的学问一古脑儿推翻,当然其中免不了所有的经济分析、基础分析。

  随机行走理论

  随机行走理论原本在高知识阶层发端并流行。它认为价格变化在顺序上互相独立.因而价格历史并不是未来价格方向的可取线索。简而言之,价格变化是随机而不可预测的。这个理论借着《股票市场的随机行走特点》一书到处“行走”,名噪一时。该书编者是保罗.h·库特纳,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64年出版。从此赞成和反对两派纷纷著书立说,论战不休。该理论根据有效市场假定,认为价格在内在价值上下随机波动。同时还推论,最好的市场策略就是简简单单地“买了等着”,反对“战胜市场”的企图。

  所有的市场确实都具备一定的随机性,或者说“噪音”,但以为所有价格变化都是随机而来却并非实情。断这个官司恐怕凭经验和实践更靠得住,而复杂高深的统计学方法要么似乎能证明研究者预先设想的

  一切,要么什么也否定不了。满目随机其实只是无力辩识系统性价格变化形态的代名词,您不妨把这话记在心里。许多学者没有能力揭示价格形态,可这并不能证明价格形态不存在(见图1.4)。

  当市场趋势明朗时,趋势对一般的市场分析人员或实际交易人员到底有无价值呢?学院派争论不休。要是您对这一点也有疑惑,随便翻翻哪本图表书(随机地挑出来),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趋势确实客观存在。如果价格变化前后无关,也就等于昨天或者上星期的事儿在今天或明天全无痕迹,那么试问随机行走派诸君,如何解释触目可见的趋势呢?不少顺应趋势系统在现实交易中战果辉煌,利润丰厚,又该作何解释呢?在期货市场选择时机是个关键,“买了等着”如何行得通呢?应该在熊市中拿着这些头寸坐等吗?要是前后价格相互无关,价格变化既没有趋势也无从预测,交易商如何能知道牛市和熊市的分别呢?事实上“买了等着”就等于是个上升趋势,那么熊市如何能存在呢?

  统计学证据能否最终肯定或彻底推翻随机行走理论,天晓得,不过随机理论在技术分析界毫无市场。如果市场果真随机,那么没有什么预测技术靠得住。有效市场假定恰恰同技术分析的前提之一“市场包容消化一切”异曲同工,而不是否定了技术分析的可取性。学院派也发觉市场很快地消化一切信息,想靠消息灵通来发财没门儿。在这里他们总算摸着技术分析理论基础的一点边,即重要的市场信息在其广为人知之前,早已为市场价格所包容消化。学院派弄巧成拙,反而清清楚楚地证明了密切关注价格变化的重要性,试图利用基础性情报渔利至少对短时期而言是缘木求鱼。

  最后我们必须承认,要是不理解具体的过程进行规则,任何过程都会显得杂乱无章。比方说一张心电图,在外行看来,活象一长串杂乱无章的噪音,可在一个训练有素的医生眼中,其中每个小波折都充满了意义,肯定不是随机而来。对没有花功夫研究期货市场行为规律的人来说,市场动作也可能是随机的。随着读图技能的提高,随机的错觉逐渐消失。相信读者在逐步深入学习本书各章节的过程中,会亲身体验这种现象。

  如果有兴趣进一步了解随机行走理论,这儿有一份自从70年代早期以来商品期货市场研究的摘要名为《期货市场问题——一份调查报告》,作者阿夫拉哈姆·卡玛拉,刊载在《期货市场学报》1982年卷,第275—278页,约翰·威利父子公司与哥伦比亚大学期货研究中心联合出版。卡玛拉摘录了几份认为期货价格具有连续性、反对随机理论的文章,也选入了另一派的意见,使学院派的这场争论有来有去。这些出版物学究气很浓。其它讨论随机理论的文章偶尔可见。另一本书叫《在华尔街上随机走走》,作者是伯领·g·马尔基尔,纽约w.w·诺顿公司1973年版。

  下面,我想引用市场技术分析师协会会员大会上的“主席致辞”,来结束对随机行走理论的讨论。这次会议是应学院派研究者为增进同各行业技术分析业者的交流的要求而召开的。

  我注意到学院派研究者有一个重要的转变。他们现在终于意识到,尽管近年来学院派出版物上各种批评不绝于耳,分析家和投资者们依然非常成功(弗雷德·迪克森,协会主席,市场技术分析师协会通讯,1984年2月)。

  现在我们已经为技术分析打好了理论基础;也澄搞了一些有关技术分析的常见疑问,可以言归正传了。我们选择源远流长的最著名的技术分析理论——道氏理论作起点。

  结论

  现在我们已经为技术分析打好了理论基础,也澄清了一些有关技术分析吵常见疑间,可以言归正传了·我们选择源远流长的最著名的技术分析理论—道氏理论作起点。

  第二章道氏理论

  引言

  l984年7月3日,华尔街日报发表了题为《卓越的查尔斯·道指数百年诞辰》的文章。同一星期,在华尔街日报的姐妹出版物——巴伦氏周刊上,也登载了《百年来道氏理论为投资者立下汗马功劳》。查尔斯·h·道于1884年7月3日首创股票市场平均价格指数,上述文章便是为纪念他这一创举一百周年而撰写的。该指数涎生时只包含十一种股票,其中有九家是铁路公司。直到1897年.原始的股票指数才衍生为二,一个是工业股票价格指数,由12种股票组成;另一个是铁路股票价格指数,包含20种成分。到1928年,工业股指的股票覆盖面扩大到30种,1929年又添加了公用事业股票价格指数。虽说新的指数日益增加,但道氏1884年的首创却是它们共同的鼻祖。

  逢此盛时,市场技术分析师协会(mta)也向道·琼斯公司颁赠了高汉默银碗奖,以表纪念之情。该公司是道氏与爱德华·琼斯在1882年共同创办的。mta在致辞中这样写道:“特以本奖授予查尔斯·道,表彰他对投资研究领域做出的名彪青史的贡献。在其逝世80多年后的今天,他所创立的指数仍然是市场技术分析者不可或缺的有力工具。同时,他的创造也为各种现有的指数奠定了基础。这些指数是股票市场活动的晴雨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道氏从未为其理论著书立说,这是我们的一大损失。上世纪末,他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系列社论,表达了他对股票市场行为的研究心得。直到1903年,也就是他逝世一年后,这些文章才被收编在s·a·纳尔逊所著的《股市投机常识》一书中,得以集中出版(1978年弗雷泽出版公司重印此书)。正是这本著作首次使用了“道氏理论”。在理查德·罗素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中,把道氏对股票市场理论的贡献同弗洛伊德对精神病学的影响相媲美。

  为什么我们要不厌其烦地介绍上述背景?为什么道氏理论如此引入注目?答案是现成的。迄今大多数广为使用的技术分析理论都起源于道氏理论,都是其各种形式的发扬光大。道氏是技术分析的开山祖师爷。虽然现在已经是计算机的天下,大量崭新的、而且据说更有效的技术指标层出不穷,但道氏理论仍然拥有一席之地。很多技术分析师也许不清楚他们这些“现代化”工具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道氏发现的基本原则。所以,我以为很有必要先简要地介绍一下道氏理论,然后才开始研究技术分析。

  如上所述,道氏的理念起先包含在一系列评论文章中。后来,由道氏在华尔街日报的助手和传人威廉·彼得·汉密尔顿归纳整理了道氏的理论,发表在1922年出版的《股票市场睛雨表》(纽约哈普兄弟公司出版)中。罗伯持·雷又把道氏理论进一步加以提炼,在1932年出版了《道氏理论》一书(巴伦氏出版公司,纽约)。

  道氏的研究是针对他发明的股市平均价格,即工业股指和铁路股指所进行的,但是其绝大部分理论在商品期货市场也游刃有余。本章将介绍道氏理论的基本原则,同时着手表明这些基本原理同本书后面各章内容的联系。这里要讲到六条基本原则,其中大部分内容对期货技术分析师来说都不会耳生。当然,更深入的探讨要留待后面各章节分别进行。

  基本原则

  1.平均价格包容消化一切因素。挺耳熟吧?这正是第一章所介绍的技术分析理论的基本前提之一,只是这里用平均价格代替了个别对象的价格。这个原则表明,所有可能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都必得由平均市场价格来表现,就连‘天灾’,比方说地震或者其它自然灾难也不例外。当然这些灾相事先谁都难以料到,但是一旦发生,就会很快被市场通过价格变化消化吸收掉。

  2.市场具有三种趋势。道氏的趋势定义是,只要相继的上冲价格波海和波谷都对应地高过前一个波峰、波谷,那么市场就处在上升趋势之中。换言之,上升趋势必须体现在依次上升的蜂和谷上。相反,下降趋势则以依次下降的峰和谷为特征。正如将在第四章所讲的,这仍是趋势的基本定义,仍是所有趋势分析的起点。

  道氏把趋势分成三类——主要趋势、次要趋势和短暂趋势。其最关心者为主要趋势(或称大趋势),通常持续一年以上,有时甚至好几年。他坚信,大部分股市投资者钟情于市场的主要方向。道氏用大海来比喻这三种趋势,把它们分别对应于潮汐、浪涛和波纹。

  主要趋势如同海潮,次要趋势(或称中趋势)是潮汐中的浪涛,而短暂趋势则是浪涛上泛着的波纹。从堤岸标尺上,我们可以读出每次浪涛卷及的最高位置,然后通过挨次地比较这些最高位置的相对高低就能测定海潮到底是涨还是落。如果读数依次递增,那么潮水依然在向陆地推进。只有当浪涛峰值逐步递减的时候,观测者才能确知潮水已经开始退却。

  次要趋势(或中趋势)代表主要趋势中的调整,通常持续三个星期到三个月。这类中等规模的调整通常可回撤到界乎先前趋势整个进程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的位置。常见的回撤约为一半,即百分之五十。

  短暂趋势(或小趋势)通常持续不到三个星期,系中趋势中较短线的波动。我们在第四章讨论趋势概念时,将采用与这里几乎一致的术语,以及差不多的回撤比例。

  3.大趋势可分为三个阶段。大趋势通常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又称积累阶段。以熊市末尾牛市开端为例,此时所有经济方面的所谓坏消息已经最终地为市场所包容消化,于是那些最机敏的投资商开始精明地逐步买进。第二阶段,商业新闻趋暖还阳,绝大多数技术性的顺应趋势的投资人开始跟进买入,从而价格快步上扬。第三阶段,即最后一个阶段,报纸上好消息连篇累牍,经济新闻捷报频传,大众投资者积极入市,活跃地买卖,投机性交易量日益增长。正是在这个最后阶段,从市面上看起来谁也不想卖出,但是那些当初在熊市的底部别人谁也不愿买进的时候乘机“积累”、步步吃进的精明人,开始“消散”,逐步抛出平仓。

  熟悉艾略特波浪理论的读者肯定不会对上述关于大趋势的三部曲式、各具特色的划分感到陌生。在30年代出版的雷氏的《道氏理论》的基础上,艾略特构造了他自己的波浪理论。艾略特也认识到牛市有三个主要上涨阶段。在本书的“艾略特波浪理论”一章中,我们将表明,道氏的牛市三部曲同波浪理论的分浪特色惊人地相似。艾略特理论和道氏理论的主要分歧在于相互验证原则,下面我们就要讲到。

  4.各种平均价格必须相互验证。具体而言,道氏是指工业股指同铁路股指应相互验证,意思是除非两个平均价格都同样发出看涨或看跌的信号,否则就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牛市或熊市。换句话说,为了标志牛市的发生,两种平均价格都必须涨过各自的前一轮浪涛(中趋势)的峰值。如果只有一个平均价格突破了前一个高峰,那还不是牛市。两个市场倒也不必同时发出上涨信号,不过在时间上越近越好。如果两个平均价格的表现相互背离,那么我们就认为原先的趋势依然有效(参见图2.1)。艾略特波浪理论在这一点上与道氏理论不同,只要求单个平均价格给出信号就足够了。关于相互验证和相互背离原则我们以后还要详细解说(见图2.2)。

  5.交易量必须验证趋势。道氏认为交易量分析是第二位的,但作为验证价格图表信号的旁证具有重要价值。简而言之,当价格在顺着大趋势发展的时候,交易量也应该相应递增。如果大趋势向上,那么在价格上涨的同时,交易量应该日益增加,而当价格下跌时,交易量应该日益减少。在一个下降趋势中,情况正好相反,当价格下跌时,交易量扩张,而当价格上涨时交易量则萎缩。当然,我们必须强调,交易量是第二位的参照指标,道氏理论实际使用的买卖信号完全是以收市价格为依据的。在第七章我们将更深入地讨论交易量问题。不过届时您会发现其基本原则与此处如出一辙。即使是某些更复杂的交易量信号,其目的也主要是确认交易量增减的方向,然后同价格变化加以参照。

  6.唯有发生了确凿无疑的反转信号之后,我们才能判断一个既定的趋势已经终结。在第一章我们也曾涉及到这条基本原则,它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顺应趋势方法的主要基础。这句话其实也就是说,一个既成趋势具有惯性,通常要继续发展。话说回头,要判别反转信号说起来容易,行起来困难。研究诸如支撑和阻挡价格水平、价格形态、趋势线和移动平均线等等倒也是几个实用的办法,我们或许从中能获得关于现行趋势发生变故的信号。摆动指数甚至能够更及时地发出现行趋势动力衰竭的警讯。不过,通常总是选择“趋势还将继续”这一边,把握更大些。拿捏这个小小秘诀,就能令您成多败少,大有胜算(见图2.3a和b)。

  对信奉道氏理论者或者“因势导利”者来说,最困难之处就在于要有能力把大趋势中常见的次要调整,同掉头反转的新趋势的第一轮冲锋区分清楚。关于什么样的情形才是真正的反转信号,这一点在顺应趋势派中还有争议,图2.3a和2.3b均为衰竭形态,显示了两幅格局。在图2.3a中,我们注意到c点的上涨未能达到相邻的前一个高峰a点的高度,此后价格又回过头跌破了前一个低谷b点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着两个依次下降的峰和两个依次下降的谷,表明当前一个低点b被跌破时,s点是一个清晰的卖出信号。这种反转形态常常被称为“一蹶不振”。

  在图2.3b中,我们注意到这一轮上冲所达的高点已经打破了前一个峰值a点,然后价格才滑破前一个低点b。尽管在s1点,b点价位的支撑显然已经崩溃,有些道氏主义者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卖出信号,理由是这里只有依次降低的低点,却没有依次降低的高点。他们宁可看到价格再次回到e点而无力达到c点的高度,然后再加上随之而来的下跃又低于d点之后,才认为这时的s2点是真正的卖出信号。因为此处既有依次下降的峰又有依次下降的谷。图2.3b所示的反转形态称为“物极而反”。图2.3a所示的“一蹶不振”的形态要比“物极而反”的形态疲软好多。图2.4a和2.4b显示了市场在底部时对应于上面两种形态的镜像情形(见图2.4a和2.4b)。

  对道氏理论的某些批评

  实事求是地说,多年来道氏理论在辨别主要牛市和熊市上是成功的。不过即使如此,它也难逃求全之苛。最常见的批评可能是嫌信号来得太迟。通常道氏理论的买入信号发生在上升趋势的第二阶段,即当市场向上穿越了从底部弹起的第一个峰值的时候。一般来说,在信号发生之前,我们大约错过了新趋势全部价格变化的20%一25%。顺便说一句,绝大部分顺应趋势的技术系统也是在此时确认和投入新趋势。

  奉行因势导利者对这种批评恐怕很熟悉。请切记,道氏理论从来不是企图抢在趋势前头,而是力求及时揭示大牛市或大熊市的降临。根据现有的记录,它在这方面的表现应当说是相当优良的。本章引言中提到的巴伦氏周刊上的那篇文章曾引用了一些统计材料,表明从1920年到1975年,道氏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工业股指和运输股指的所有大幅运动中的68%、标准普尔氏500种段指大动作的67%。

  正如绝大多致顺应趋势系统的设计精神一样,道氏理论的目的是捕获市场重要运动中幅度最大的中间阶段。就这种意义上说,上述批评是不能成立的。另一方面,这种责难本身也表明批评者对顺应趋势理论缺乏了解。实质上没有那个顺应趋势系统试图抓住底或顶。想抄底或压顶的人很少如愿以偿。

  还有一种指责由来已久,说没人能真正买卖平均价格指数,而道氏理论并未说明何种股票当买或何种股票当卖。不过现在股票指数期货已顺利上市,交易商确实可以毫不关心个别股票而一心一意地“买卖指数”了;随着股票指数的日益盛行,也许道氏理论将来能为期货技术分析充当更为有力的工具。

  道氏理论肯定也不会绝无谬误。它也有错误倍号频频发生的糟糕日子。不过任何优良的信号系统也都有缺点和不足。要知道,道氏甚至不曾打算用他的理论去预测股市方向。他觉得,其真正价值在于利用股市方向来作为一般商业活动的晴雨表。道氏的洞察力令人惊叹不巳,他不但为我们今天处处运用的预测方法奠定了基础,而且竟然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股价指数是很好的经济先行指标。

  总结

  本章相当简要地概括了道氏理论中较重要的各个方面。随着对本书的深入学习,您将充分认识到.理解和接受道氏理论可以为学习技术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您也会越来越清楚,今后各章中所讲解的内容代表着道氏理论的各种发展。诸如趋势概念的标准定义、趋势三类型和趋势三阶段的划分、相互验证原则和相互背离原则、交易量的诠释、以及百分比回撤的用法等等,都是从道氏理论中衍生出来的。

  结语

  在结束对道氏理论的讨论之前,我们还必须指出,虽说道氏理论的绝大部分内容在期货市场均有一定的应用,但也存在着某些重要区别。举例来说,道氏认为大多数投资人只做大趋势,而中等的调整被用作入市时机的选择,短暂趋势则置而不理。很显然,在期货市场情况并非如此。

  绝大多数期货商追逐的是中等趋势而不是大趋势。小幅度价格波动对选择时机意义极为重大。这就是说,在一个预计持续数月的中等上升趋势中,顺应趋势者会利用短暂的价格下跌买进。而在一个中等下降趋势中,短暂的价格上弹是卖出的好机会。这样,短暂趋势在期货交易中就显得极为重要。许多短线交易商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开仓和平仓,他们更致力于把握日内的价格变化。

  除了本章有关介绍以外,《股市趋势的技术分析》一书对道氏理论的基本原则也有很精彩的概括。该书作者是罗伯特·d·爱得华兹和约翰·马吉,由约翰·马吉公司l966年出版。

  第三章 图表简介

  引言

  本章主要是为不熟悉图表的朋友准备的。我们先讲解现有图表的各种不同类型,然后再集中研究其中使用得最广泛的日线图。我们也将介绍怎样理解价格数据,进而交代如何作图。此外还要讲述交易量和持仓兴趣两个概念。接下来再说说线图的其余种类,比如属于长期性质的周线图和月线图,还有以小于一天为时间单位的日内线图。有了上述预备知识后,在随后的几章将讨论分析线图的几种工具。熟悉图表的读者或许觉得本章过于基础,不妨直接跳到下一章。

  现有图表的类型

  众所周知,日线图在期货交易中使用最广。不过技术分析师也使用其余类型的图表,这里要说两种,点数图和单线图。图3.1是一张标准的日线图。以“线图”为名是指这类图表以竖直的线段表示每一天的价格变化。从日线图的每一根竖直线段上,通常可以看出当天的最高价格、最低价格和收市价格。每根竖直线段上向右伸出的小横线标志着当日收市价位。一部分技术分析师也开始采纳开盘价.把它标在线段的左侧,如本图所示。

  图3.2以单线图的形式重画了上面的日线图。在单线图上,我们只要逐日作出各个收市价格所在的点,然后简单地连线即可。因为收市价格是每个交易日最重要的价格,所以不少图表师觉得这种单线图能更有效地展示价格变化。根据分析者的不同需要,某些分析手段用在单线图上比用在相应的线图上更简明。

  点数图是第三个类别,如图3.3所示,本书后面有两章专门深入讨论这种图表的分析方法。请注意,这张点数图显示的也是上面两图的价格内容,但是其形式更为简洁紧凑。图中“x”和“o”符号逐列交替出现。”x”组成的列表示价格上升,”o”组成的列代表价格下降。点数图能够比线图更清楚、准确地显示买、卖信号,同时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绘制图3. 3只需要用到每日最高价、最低价的资料,而这我们从报纸上就很容易取得。

  上面介绍了三种图表,主要通过当日最高价、最低价和收市价格来构图,偶尔也用到开市价格。但是每天在交易所场内,还有大量交易活动的细节资料,没法在这几种图表上显示出来。有机会使用高级图表系统,比如asp康川公司的可回馈视觉系统的交易商,可以通过以日内时间单位为基础绘制的线图、单线图和点数图,来获悉每日的市场活动细节。拿线图来说,这些时间单位可以是5分钟、15分钟以及1小时等,在做短线交易时,这些短线图表妙用无穷。在以后的各章中,还要介绍这类短线图表,当然也不会忽略单线图和点数图。不过此处,我们的讨论只限于日线图(见图3.4和3.5a和b).

  算术刻度和对数刻度

  在期货行业中,所有商业化图表的价格轴都是以算术刻度表示的,不过,在进行某些形式的分析,特别是在研究非常长期的趋势时,使用对数刻度图表可能更为便利(见图3. 6和3. 7)。图3.6分别是算术刻度和对数刻度的两个示例。在算术刻度上,每单位的价格变化都用相等的竖直距离表示。例如,从5单位到10单位的价格变化与从50单位到55单位的价格变化在图上所标出的竖直距离是相等的,虽然在前一种情况下价格翻了一番,后者只是上涨10%。而在对数刻度上,相等的距离表示相等的百分比例的价格变化,比如说从10单位到20单位(上涨100%)的价格变化,与从20单位到40单位或者从40单位到80单位的价格变化在图表上的竖直距离都是相等的。请注意,在算术刻度尺上,刻度是均匀分布的。而在对数刻度上,随着价格读数的增大,由于每单位价格增量占其价格基数的百分比值递减,于是,从刻度1到2的距离与从刻度5到10的距离相等,因为它们同样表示价格翻了一番。尽管对数图表在长期趋势分析中也许有益,我们手头上却都没有此类图表,而且大部分读者除了传统的算术图表外别无选择,所以,本书今后仅使用此类图表。

  日线图作法:价格、交易量以及持仓兴趣

  日线图的作法非常简易。在线图上既有价格因素,也有时间因素,竖直轴(y轴)代表合约的价格,水平轴(x轴)记录对应的时间项,日期标在图表的底部。我们只要在水平轴上的相应的日期位置,按照价格轴刻度点出当日最高价和最低价,然后用线段连接起来,就可得到一根竖直线段(称为区间),然后,在这根竖直线段上从当日收市价格的位置向右引出一小截线头,日线图就画成了〔见图3.8〕

  收市价之所以标在线段右侧,是因为要留出左侧表示开市价格。传统上,我们只保存高、低和收市三种价格的资料,不过目前在短线操作者中,对开市价的记录和利用日益普遍。画好一大的价格后,次日的价格画在其右边邻近的对应日期上。大多数图表服务系统按每周五个工作日来标定时间轴,略去周六和周日。在每周的五个工作日里,不论哪一天市场休息,当天的位置上就留出空白。

  交易量和持仓兴趣

  线图上还包含另外两项重要信息——交易量和持仓兴趣。交易量为当日在某商品市场发生的交易总额,也就是该商品市场到期月份不同的各种合约,在这一天内参与买卖的总的张数。这个概念相当于股市上某日易手的普通股票总股数。在日线图的底部,对应于每一个交易日,有一根竖直找段,居于当日价格线段之下,代表当日的交易量。要是这根线段向上伸展得较高,就意味着当日交易量较重,相应地,短线就表示交易量较轻。为了便于描绘交易量的数据,图表下部也沿着竖直方向标出了交易量的刻度单位(见图3. 9 ) 。

  持仓兴趣是所有交易商到当日收市为止累计的未平仓合约的总数目。持仓兴趣是买盘或卖盘单边的总数,而不是双方之和。请记住,我们讨论的是合约交易,有买则必定有卖,每一个买盘(多头头寸)都必定有一个卖盘(空头头寸)与之相对共存。这样,我们只要知道一边的情况就行了。我们沿着图表下部用一条实线表示持仓兴趣,它通常在交易量稍上方波动,但低于价格。此外,不少图表服务系统还添上了一条虚线,表示持仓兴趣的5年平均线,意在显示其季节性倾向。

  交易量和持仓兴趣在全部合约下的总额和在单个合约下的小计

  在大多数商业图表系统中,只采用某商品全体合约下的交易量和持仓兴趣的总额。大部分技术分析师也是这样选择的。但同一商品具有到期月份不同的数种交易合约,我们也能分别获得它们个别的交易量和持仓兴趣的资料。不过在预测市场的时候,一般实际使用的是同一商品的各个个别值的总和。下面谈谈这样做的原因。

  在合约刚刚上市的时候,它的交易量和持仓兴趣一般相当小。随着其逐渐成熟,这两个数字也相应壮大。最后在临近到期的前几个月,交易量和持仓兴趣又逐步萎缩。显然,这是因为交易商在合约到期之前,必须把敞口头寸对冲掉。因此,具体合约在刚上市的时候交易量和持仓兴趣的增长,以及在临近到期的时候两者的减少,均与市场方向无关,而仅仅是商品期货合约的有效期限特点所导致的从生现象。为了保证交易量和持仓兴趣两者的连续性,也为了使之具备预测性意义,我们普遍采用上述总和。当然,“普遍”不等于“全部”。有些分析师认为,在合约有效期的中间阶段,相应的个别交易量和持仓兴趣数据也确实有预测性价值。

  当日的交易量和持仓兴趣次日公布

  交易所是在第二日公布前一日的交易量和持仓兴趣的,所以图表师手中的资料比实际落后一天。这两类数字通常在次日的交易时间内发布,因此次日的金融报纸来不及登载。于是,每天早晨的报纸,只能刊登前一天交易量和持仓兴趣的估计数字。这种估计数虽然不尽人意,但尚能为分析者就前一日交易的活跃程度,提供一点参考。从读者角度来看,每天早晨可以读到昨天的市场价格,和昨天的交易量、持仓兴趣的估计数字,以及前天的交易量和持仓兴趣的所方正式报告。举例来说,在星期三早晨的报纸上,有星期二的价格和估计的交易量、持仓兴趣,还有星期一的交易量和持仓兴趣的所方正式报告。对重视市场逐日变化者而言,一天的耽搁会造成一些不便利,不过程度还不太严重(见图3.10})。

  图3.10摘自华尔街日报的期货版。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作日线图所需要的所有数据。请注意,在每种商品的小标题下面,各种到期月份合约的资料是按行排列的。到期月份排在每行的最左列,上一个交易日的开市价、最高价、最低价、结算价(收市价)从左往右顺序排开,最右列展示的是各个合约的个别持仓兴趣。每栏商品的最底下一行,先是昨天该商品的交易量和持仓兴趣的估计值,然后是前天所方公布的两者的正式数字。最底下这一行的交易量和持仓兴趣当然都是该商品所有合约下的总和.持仓兴趣前面的正负号,分别代表在相应的交易日里未平仓头寸的增加或减少。我们在第七章还要讲到,其增减方向具有预测价值。

  个别交易量和持仓兴趣的意义

  在研究市场方向时,个别交易量和持仓兴趣意义不太大,但它的信息还是很有价值的。在我们从同一商品的各种合约中选择具体的交易媒介时,它们能表明何者流动性最佳。一般来说,交易活动只宜限于那些持仓兴趣最高的合约,而那些持仓兴趣低的合约则应避开。名符其实,持仓兴趣越高,则表明围绕着该种到期月份合约的交易意向越浓厚。某些交易商更愿意用个别交易量来衡量各种具体市场的活跃程度,我相信持仓兴趣更可靠。具体合约的交易量数据每天发表在《商贸报》上。

  怎样描绘谷物市场的交易量和持仓兴趣

  在描绘谷物和大豆的交易量及持仓兴趣的图表时,有一点必须明确。某些报纸上的报告是以合约张数为单位的,但是图表服务系统则使用千或百万蒲式耳为单位。每张合约相当于5000蒲式耳。所以,我们在由报纸资料绘图时,应当把相应的数字乘以5,折算出同常用图表相对应的数值(见图3. 11 )。

  自己绘图和利用图表系统

  我们还不打算在此详细讨论交易量和持仓兴趣,那是第七章的任务。这里的全部目的,是要讲清楚数据资料从何而来,以及如何把这些数据用图表表示出来。我不怂恿您自己绘画图表,那样做,费时费力,不如走捷径,订阅某种商业化的图表服务。其费用低廉,且大为便利准确。每周,您都可以收到用最新数据刷新过的新图表。其中还附有很多极具价值的技术性信息,对分析工作大有裨益。此外,在大多数图表服务中,还包括一些图表分析的内容,至少从及时的角度上说,肯定也是有帮助的。关键是,我们应当把时间花在研究图表上,而不是逐日刷新图表上。当然,只要朋友们掌握了每个商品市场的价格结构,并在刷新图表上训练有素,那么,每天只要花上不到半小时,就可以把前一天的整个投资组合中的各种期货资料,统统补充到相应图表上去。

  周线图与月线图

  到这里,我们已经对日线图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不过要清楚,我们其实可以以任何时间单位为基础来构造线图。前面已经提到一些所谓日内线图,如小时线图。此外,我们甚至还可以以5分钟为时间单位,选择每5分钟内的最高价、最低价和最后价格来作图,称为5分钟线图。另一方面,日线图上一般可以展示6个月到9个月的价格变化,然而如果要做更长期的趋势分析,就必须使用周线图和月线图了。第八章将解说使用这种长线图表的益处。周线图和月线图的绘制方法与日线图一致(见图3.12和图3.13)。

  在周线图上,每根竖直线段代表对应一星期的全部价格活动。在月线图上,每根竖直线段表示对应一个月内的全部价格变化。显然,为了展示更长期的趋势,周线图和月线图把价格资料大加浓缩了。通过连续周线图,我们可以一直追溯到5年以前的市场情况,而连续月线图可以覆盖20年以上。这里所谓的连续图表,得来并不复杂,只要简单地上溯历史资料,挨次地把最近到期合约的价格图表中的相应片断接续在一起就可以了。这是个简易的技巧,但能够帮助技术分析师纵览较长时期的市场情况—这类长期透视在期货市场经常欠缺,因而弥足珍贵。

  结语

  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绘制日线图,也了解了三种基本的信息来源—价格、交易量和持仓兴趣,那么下一步就该介绍如何解释这些资料了。请记住,图表仅仅是数据资料的记载和展示,其自身并无特别的价值。它们就象画笔和画布,工其本身并不能决定一幅画的艺术水准,只不过在一个天才的画家的手中,就能物尽其用,创造出美好的形象。用手术刀做比喻或许更恰当。造诣不凡的外科医生能够使用手术刀来挽救生命,可它如果落在我们常人手里,不唯用处不大,甚至可能带来危险。在您掌握了图表分析的规则之后,在您施展这门预测艺术(或者说技巧)的时候,图表就极具价值。那么我们就开始吧,下一章,就来讲述趋势的一些基本概念。我认为这是图表分析的建筑基石。本章最后,附录了一张“期货交易要目”,以备不熟悉各种期货合约详情的读者查阅(见图3. 14)。其中,各种市场如何标价、最小和最大价格变化单位及其相应的以美元计算的出入、有关交易所、交易时间等,都是必备知识。本指南仅是个参考,以帮助读者熟悉不同的期货市场。必须声明,有关的具体情况会定期调整,朋友们在查阅各种指南时,请务必以最新出版者为准。

  第四章趋势的基本概念

  趋势的定义

  在技术分析这种市场研究方法中,趋势的概念绝对是核心内容。图表分析师所使用的全部工具,诸如支撑和阻挡水平、价格形态、移动平均线、趋势线等等,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辅助我们估量市场趋势,从而顺应着趋势的方向做交易。在市场上,“永远顺着趋势交易”、“决不可逆趋势而动”、或者“趋势即良友”等等,实在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因此我们要花些功夫,给趋势加以定义和分类。

  从一般意义上说,趋势就是市场何去何从的方向。不过,为了便于实际应用,我们需要更具体的定义。在通常情况下,市场不会朝任何方向直来直去,市场运动的特征就是曲折婉蜒,它的轨迹酷似一系列前赴

  后继的波浪,具有相当明显的峰和谷。所谓市场趋势,正是由这些波峰和波谷依次上升或下降的方向所构成的。无论这些峰和谷是依次递升,还是依次递降,或者横向延伸,其方向就构成了市场的趋势。所以,我们把上升趋势定义为一系列依次上升的峰和谷,把下降趋势定义为一系列依次下降的峰和谷;把横向延伸趋势定义为一系列依次横向伸展的峰和谷(见图4.1a到d)。

  有

  趋势具有三种方向

  我们所说的上升、下降、横向延伸三种趋势都是有充分的依据的。许多人习惯上认为市场只有两种趋势方向,要么上升,要么下降。但是事实上,市场具有三个运动方向——上升,下降,以及横向延伸。仅就保守的估计来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价格处在水平延伸的形态中,属于所谓交易区间,所以,弄清楚这个分别颇为重要。这种水平伸展的状况表明,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均衡状态,也就是说,在上述价格区间中,供求双方的力量达到了相对的平衡(我们曾经交代,道氏理论用水平直线来描述此类价格形态)。不过,虽然我们把这种持平的市场定义成横向延伸趋势,但是更通用的说法还是“没有趋势”。

  大多数技术工具和系统在本质上都是顺应趋势的,其主要设计意图在于追随上升或下降的市场。当市场进入这种持平的或者说“没有趋势”的阶段时,它们通常表现拙劣,甚至根本不起作用。恰恰是在这种市场横向延伸的时期,技术型交易商最易受挫折,而采用交易系统的人也蒙受着最大的损失。顾名思义,对顺应趋势系统来说,首先必须有趋势可循,然后才能施展功用。所以,失败的根源不在系统本身,而是在于交易商,是交易商操作错误,把设计要求在趋势市场条件下工作的系统,运用到没有趋势的市场环境之中了。

  期货交易商有三种选择——先买后卖(做多头)、先卖后买(做空头)、或者拱手静观。当市场上升的时候,先买后卖当然是上策。而在市场下跌的时候,第二种选择则是首选。顺理成章,逢到市场横向延伸的时候,第三个办法——拱手静观——通常是最明智的。

  趋势有三种类型(规模)

  趋势不但具有三个方向,而且通常还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这在前一章我们已有介绍。这三种类型就是主要趋势、次要趋势和短暂趋势。实际上在市场上,从覆盖几分钟或数小时的非常短暂的趋势开始,到延续50年乃至100年的极长期趋势为止,随时都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趋势同时并存、共同作用。然而,大多数技术分析人员对趋势的分类仅限于上述三种,那么在不同的分析者之间,对各类趋势的定义当然不免

  就有一定混乱了。

  例如在道氏理论中,主要趋势实际上是针对长于一年者而言。因为期货交易商所操作的时间域比股票投资者要短些,所以在期货市场上,我们倾向于认为长于六个月便是主要趋势。道氏把次要趋势(或中趋势)定义为延续三个星期到数月者,这在期货市场上也大抵合适。至于短暂趋势,通常被定义成短于2到3个星期者。

  每个趋势都是其上一级更长期趋势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说,中趋势便是主要趋势中的一段调整。在长期的上升趋势中,市场暂缓涨势,先调整数月,然后再恢复上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这个中趋势本身往往也由一些较短期的波浪构成,呈现出一系列短暂的上升和下降。我们反复强调,每个趋势都是其更长期一级趋势的组成部分,同时它自身也是由更短期的趋势所构成(见图4.2a和b)。

  在图4.2a中,如点1、2、3、4所示,相邻的峰和谷依次上升,从而主要趋势为上升趋势。点2—3之间的调整阶段表示了一个调整性次要趋势,它是上升主要趋势的一部分。但请注意,点2—3之间的变化同时也由a、b、c三个较小波折构成。在点c,分析者或许会判断主要趋势依然为升势,但次要趋势和短暂趋势却是跌势。在点4,三个较小趋势均呈升势。趋势具有各种时间规模,理解它们在时间尺度上的分别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有人问您某市场趋势怎样,那么除非您了解此人是针对何种时期而言,否则要回答他,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或许您不得不照上面划分三种趋势类型的办法,来个对号入座。

  不同交易商所理解的趋势往往也不同,所以有相当多误解。对长线交易商来说,为时几天乃至几个星期的价格变化也许无关紧要。而在当日交易者眼中,持续二三天的上升便构成一个主要的上升趋势了。所以,当我们讨论市场时,特别要紧的是弄清楚趋势的时间规模,确认双方所指的是否是同一个概念。

  一般说来,在期货市场上,大多数顺应趋势方法的焦点实际上是中趋势,即可能延续数月者。短暂趋势主要用来选择出入市的时机。在中等的上升趋势中,短暂的回落可以用来建立多头头寸。而在中等的下降趋势中,短暂的上弹可以用来开立空头头寸。

  支撑和阻挡

  在前面关于趋势的讨论中,我们说价格运动是由一系列波峰和波谷构成的,它们依次升降的方向决定了市场的趋势。现在我们就来给这些峰和谷适当地命名,同时也引入支撑和阻挡两个概念。

  我们把谷,或者说“向上反弹低点”,称为支撑,用某个价格水平或者图表上某个区域来表示。这个术语名实归一。在其下方,买方兴趣强大,足以抗拒卖方形成的压力。结果价格在这里停止下跌,回头向上反弹。通常,当前一个向上反弹的低点形成后,就可以确定—个支撑水平了。在图4.3a中,点2和4分别代表上升趋势中的两个支撑水平(见图4.3a和b)。

  阻挡,也以某个价格水平或图表区域来表示。与支撑相反,在其上方,卖方压力挡住了买方的推进,于是价格由升转跌。阻挡水平通常以前一个峰值为标志。在图4.3a和b中,点l和3分别是两个阻挡水平。图4.3a所示为上升趋势。在上升趋势中,支撑和阻挡水平呈现出逐步上升的态势。图4.3b展示的是下降趋势,其中峰和谷都依次降低。在这个下降趋势中,点l和3为市场下方的支撑水平,点2和4为市场上方的阻挡水平。

  在上升趋势中,阻挡水平意味着上升势头将在此处稍息。但此后它迟早会被向上穿越。而在下降趋势中,支撑水平也不足以长久地撑拒市场的下滑,不过至少能使之暂时受挫。

  为了完整地理解趋势理论,我们必须切实领会支撑和阻挡这两个概念。如果上升趋势要持续下去,每个相继的低点(文撑水平)就必须高过前一个低点。每个相继的上冲高点(阻挡水平)也非得高过前一个高点不可。在上升趋势中,如果新的一轮调整一直下降到前一个低点的水平,这或许就是该上升趋势即将终结、或者至少即将蜕化成横向延伸趋势的先期警讯。如果这个支撑水平被击穿,可能就意味着趋势即将由上升反转为下降。

  在上升趋势中,每当市场向上试探前一个峰值阻挡的时候,这个上升趋势总是处于极为关键的时刻。一旦在上升趋势中市场不能越过前一个高点,或者在下降趋势中市场无力跌破前一个低谷支撑,便发出了现行趋势即将有变的第一个警告信号。在市场试探这些支撑和阻挡水平的过程中,在图表上会形成各种图案,这就是所谓价格形态。在第五章和第六章,我们就要表明,市场如何通过各种价格形态,来暗示自己到底是处在趋势反转过程中、还是仅仅处在既存趋势的休整之中。无论如何,构造这些形态的基本砖石还是支撑和阻挡水平。

  图4.4a到c是趋势反转的典型范例。请注意,在图4.4a中,价格在点5,先是无力冲越前一高点(点3),然后就掉头向下,跌破了点4所示的前一个低点。这种趋势反转其实可以简单地通过观察支撑和阻挡水平来判别。这类反转形态就是所谓双重顶。

  支撑水平和阻挡水平可以互换角色

  到此为止,我们把“支撑”定义为前一个低点,“阻挡”定义为前一个高点。实际上,情况并不始终如此。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支撑和阻挡的另一个更有意思也更鲜为人知的方面——它们的角色互换。只要支撑或阻挡水平被足够大的价格变化切实地击破了,它们就互换角色,演变成自身原先的反面。换言之,阻挡水平就变成了支撑水平,而支撑水平变成了阻挡水平。为了理解其中的奥妙,下面我们先讲一讲形成支撑和阻挡水平的一点心理根由。

  找法编辑为您推荐更多文章(专题)知识:

  期货专题 更多

  期货交易专题 更多

联系电话:18346054377

全国服务热线

18346054377

律师手机站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18-2024 版权所有 网站支持:大律师网